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迷途在1643 >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秋月饼

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秋月饼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在明末清初,过节日,在一年里面中秋节很是看重的一个节日,除了传统的春节外,就数中秋节最隆重,大户、官绅、有钱财人家在这一天中必做10件事,除了传统的迎寒和祭月,设大香案,摆上祭品,其中月饼和西瓜绝不能少。到了明朝就增加了赏菊、饮酒、品蟹。而文人墨客流行互赠月饼,月果成为礼俗,望月吟诗。

一轮圆月东升时,人们便在庭院、楼台摆出月饼、柚子、石榴、芋头、核桃、花生、西瓜等果品,边赏月,边畅谈,直到皓月当空,再分食供月果品,其乐融融。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一书,已有“月饼”一词,在宋朝时,流行通宵赏月,据说有的人要一赏赏好几天,当然还有拜月,祈求未来能有美好生活。 古人对月亮是很崇拜的,在这里就不细细说道了,但对中秋尝月饼、吃月饼的描述,明代的《西湖游览志会》中始有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。”到了明朝,月饼的样式越来越多样化,月饼上的花纹简直就是一幅画,不仅吃起来好吃,看起来也好看。

后然流行起了偷葱偷菜,正所谓“偷个葱,嫁个好老公,偷个菜,找个好女婿”,这个就厉害了。每每中秋过后,菜园子遭殃了。

说到赏月,北京的“月坛”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。明代在宫中,八月十五日除吃月饼酒馔外,还吃蟹。《酌中志》中记载:“蒸熟五六成,群攒坐共食,嬉嬉笑笑,自揭脐盖,细将指甲挑剔,蘸醋蒜以佐酒,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,以示巧焉。”

过中秋大家第一个联想就是吃月饼,赏月。那些不负责任的伪专家在后世的网路上,得意洋洋地写道:在我国唐朝就有过中秋、赏月、吃月饼的记载,还自动脑补说月饼是杨贵妃发明的,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,过中秋在唐朝时期是有,可远不如明朝完善讲究,一说中秋节始于唐代,另一种说始于宋代,两种说法中最常见的根据是《太宗纪》里记载的:“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。”可是新、旧唐书和宋史里的《太宗本纪》,都没有这句话,若中秋节是一项官方节日,唐书和宋史怎么会都不提及呢? 可以这样说,虽然我国中秋祭月的传统始于周朝,但在唐宋以前,从朝野至民间,只有祭月或赏月的习俗,并没有以特定节日的形式把中秋节固定下来。在祭月的过程中,会放置一些时令水果,糕点等。其实这种糕点最流行的是一种“胡饼”,因为这饼子保质期长,用来祭月很合适,慢慢演变成为月饼。

另外,明初南京有望月楼、玩月桥,皆供人赏月,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。人们在明月高悬时,结伴同登望月楼、游玩月桥,以共睹玉兔为乐。是夜,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,追忆牛渚玩月,对月赋诗,故称此桥为玩月桥。明亡后,玩月桥风光不再,渐渐衰落,后人有诗云:“风流南曲已烟销,剩得西风长板桥。却忆玉人桥上坐,月明相对教吹箫。”

那么贫苦人家过中秋,虽没有这样大操大办当回事,也没有哪些读书人酸里酸气吟诗赏月,不过“月饼”自家做,到了夜晚,有条件件的置一香案,对着月亮许愿,保佑平安,秋收丰盈之类,当然也有找个好老婆、嫁个好人家的。

在这里就说说一般百姓家的“月饼”是什么做的,在山西就是用粟米或是小麦、小米磨成粉,用一个模子,拓模而成,有的在饼子里面放一棵红枣,篜熟后就是月饼。在江南百姓家用麦子发芽跟大米,有条件的用糯米制成一种很甜的麦芽饼,拓模后篜制而成,这种月饼色青黄,甜味十足,还很占牙,还有就是拓模后,放在锅子边沿贴烤,直到两边发硬成焦黄色,吃起来很香。

而有钱人家做出来的月饼,已跟后世没什么不同,有芝麻酥馅、五仁馅的,也有豆沙馅,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水果馅的,大家可以想像一下,在没有冰箱、没有防腐剂的明朝,这些月饼的保质期达好几个月。所以说,过中秋是在明朝兴起。

自从一帮穿越者来到了明末清初年代后,把月饼又提升了一个档次,最明显的就是包装,用彩盒盛装,在明代,虽然月饼品种很多,却在外包装上很不讲究,有用厚的草纸包成,再用细绳捆扎,讲究一点的专门用竹篾结一个凹子,上下两片一合,再用细绳扎一下,还有直接放在食盒里面的,远不如后世那么讲究。

黎城、南京两地的食品加工厂,早就为中秋制作月饼了,品种有后世的广式、苏式、还有明朝人没见过的冰皮月饼、奶油白塔月饼、鲜肉榨菜月饼、冰激凌月饼等等,这些月饼是分发给为政府工作及各地官员的,保质期很短,外包装就是纸盒子,而且是彩色套印的,这种外包装,在穿越众一帮人看来很正常,还显的有点简陋寒酸,却想不到在此时却成为一个高级档次。

后然想想也是,在古代印刷确实稀少,一般全是印书,还是刻本,活字也有,不过印出来质量没有刻板好,所以活字印书的话,全是印佛经,而黎城自从用机器采用套色印刷后,过年的门神画就成了时尚,虽然印刷精度还不能跟后世比,却也能印些招贴画,海报,年画等,而中秋节的盒装月饼盒却是最惊艳夺目,上面有月亮、有嫦娥奔月,还有诗句等,五颜六色煞是好看,几年下来,每当中秋成为了一大产业,也成为民间送礼,士人结交的必备。

那么在这里,就要说道明朝时的印刷术,明代是我国古代印刷的全盛时期,其主要特色是。一、雕版印刷技术更为精湛,涌现出一大批图版雕刻高手。二、除雕版外、木活字、铜活字广泛应用。三、专用印刷字体成熟并广泛应用;四、出现了彩色套印技术。五、印刷规模大、品种多、地域分布广。 先不说木活字、铜活字等,就说说套色彩印,就是在明朝时期兴起的,早在万历年间,吴兴的闵氏叫闵齐汲,采用雕版套印出同颜色的书本,比如《中庸》刻本,里面的批语用红色,文字用黑色等等,最有复杂一点的话本中,花边,插画用不同的颜色套印,也可以说闵齐汲开创了彩色套印的先河。

多色套印起源于宋代,用于纸币的套印。元代,出现书籍的朱墨套印。到了明代,有双色乃至四色套印的书籍。而能印出渐变层次的称彩色印刷,这种印刷技术约始于明代中期。其原理是将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,分别刻成印版,然后再逐色套印,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。对彩色印刷作出贡献的是胡正言(1581-1672年)。 当时还有南京的吴发祥,即在印刷品上压印出凸起的底纹。

对于黎城来说这些印刷技术,全部在一个月饼盒子上可见,又一次颠覆了彩色套印的先河,采用丝网套色,改进了油墨的配方,利用多色叠加,调和出了丰富的色彩,

自从林家嘉跟随亢小姐学了一式太极拳术后,咱们的林同学早就跟亢小姐说好,有空闲就去“玲珑阁”跟着学拳,其实也是亢小姐主动相邀,正好今晚是中秋夜,明日便是中秋节,也是文会举行之日。趁着月圆之时,林同学提着今天一大早从黎城送来的几盒月饼,去玲珑阁,一是让亢小姐尝尝明朝没有的奶油白塔月饼,冰皮月饼。二是感谢亢小姐这几日的指教。三是想着中秋节跟美人在一起,总比独处强。

刚要出门,只见一个下人急急而来道:“请首长前去丁家内院赏月观花。”显然是丁秉廉一家相邀,一起共度良辰节日,这里面有讲究了,一个外人,能在一户人家里,进内院的话,很不简单,要么是近亲,要么是族亲,要么是自家人,明人对于这些不会装糊涂。

林同学眼睛一亮,去丁家后院不就能看到模特了吗?可是亢小姐那边更自在,很符合自己的脾性,没有那么多的礼仪上的应付,思前想后,只能派人先把月饼送去玲珑阁,月饼到,心意到,也不失礼仪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